長期慢性肺疾病患者,隨著病情的進展,肺的氣體交換功能越來越低下,逐漸無法滿足身體對氧的需求,這時,醫(yī)生會建議家庭氧療。有研究表明,對于肺功能差的患者,長期家庭氧療能提高生存率,降低入院率。
普通人血氧飽和度建議在94%-98%,而慢阻肺病人的血氧飽和度建議控制在88%-92%,如果出現(xiàn)下列具體指征則需進行長期家庭氧療:
●靜息狀態(tài)下,動脈血氧分壓(PaO2)≤55 mmHg或動脈血氧飽和度(SaO2)≤88%,有或無高碳酸血癥;
● 靜息狀態(tài)下,動脈血氧分壓(PaO2)為55~60 mmHg或動脈血氧飽和度(SaO2)<89%,并有肺動脈高壓、右心衰竭或紅細胞增多癥(血細胞比容>0.55);
●有一類慢阻肺患者靜息狀態(tài)下血氧飽和度>92%,但是在運動狀態(tài)時,血氧飽和度卻下降到90%以下,這種情況,往往建議患者可以在運動時攜帶便攜式吸氧機,靜息狀態(tài)時則可以不用吸氧。
慢阻肺患者可以通過指氧夾來測定自己的動脈血氧飽和度,看看自己是否需要吸氧。
如何選擇合適的氧濃度 ?
低濃度吸氧(吸入氧濃度<40%):用于慢阻肺伴有CO2潴留患者,可避免抑制呼吸中樞,加重高碳酸血癥;
中濃度吸氧(吸入氧濃度40%-60%)及高濃度吸氧(吸入氧濃度>60%):適用于單純低氧血癥而無明顯CO2潴留即I型呼吸衰竭患者;
純氧吸入(吸入氧濃度100%):一般用于人工氣道建立前后;機械通氣過程中吸痰前后;對于嚴重頑固性低氧血癥者給予高濃度或純氧吸入治療,以挽救生命,待病情好轉(zhuǎn)后逐漸下調(diào)吸氧濃度。
慢阻肺病人吸氧流量越高越好么 ?
對于慢阻肺患者來說,吸氧的目標(biāo)是將其動脈血氧飽和度控制在92%~93%左右,這樣即可維持重要器官的功能,保證周圍組織的氧氣供應(yīng)。
如果血氧飽和度糾正過高,對于重度慢阻肺患者來說,可能會加重二氧化碳潴留。所以,一般不建議慢阻肺患者高濃度吸氧,高濃度吸氧會導(dǎo)致低通氣進一步加重,抑制呼吸中樞,引發(fā)二氧化碳麻痹和呼吸暫停。因此,對于慢阻肺的患者吸氧必須要嚴格控制得氧流量。
一般推薦慢阻肺患者長期氧療的流量1.0~2.0 L/分鐘,每日吸氧持續(xù)時間>15個小時。
慢阻肺的病人要求低流量吸氧,血氧飽和度控制在88%-92%,一般病人血氧飽和度控制在94%-98%才能獲益,在達標(biāo)基礎(chǔ)上,應(yīng)該盡量降低吸氧濃度,否則易造成高氧血癥(PaO2>120mmHg),多項研究表明高氧血癥與患者病死率有關(guān),因此血氧飽和度不是越高越好。
如何評估吸氧的利弊 ?
氧療可以緩解患者的缺氧狀態(tài),降低呼吸功,減少心肌做功,改善心肌、大腦的氧供,保護相應(yīng)的組織器官,減少住院頻次,避免院內(nèi)感染,節(jié)省費用。但不恰當(dāng)?shù)难醑煏?dǎo)致諸多不良后果,如引起氧中毒,加重原有呼吸衰竭及增加肺部感染,達不到預(yù)期治療效果等。所以應(yīng)該規(guī)范和科學(xué)氧療。
吸氧注意事項
①主要監(jiān)測氧飽和度看缺氧與否,睡眠中最好持續(xù)用氧,防止缺氧狀況加劇,吸氧濃度在3L/min以下,避免氧中毒,如果病人活動后出現(xiàn)發(fā)紺、氣短加劇,血氧下降,可短時間高濃度給氧,待癥狀緩解后,再降低氧濃度;
②避免長時間高濃度吸氧,高濃度吸氧(>60%)持續(xù)24小時以上就可能發(fā)生氧中毒;
③家庭氧療需注意氧氣的加溫、濕化來保護氣管及支氣管粘膜,維持纖毛運動,促進痰液排出;
④注意吸氧管道的定期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;
⑤絕對不能吸煙或燃燒物品,以防失火爆炸。
如何購買制氧機 ?
針對這個問題,有如下的建議:目前市面上的制氧機廠家很多,由于制氧原理不同,各家用制氧機的使用特點也不同,但基本大同小異,根據(jù)制氧機的最大出氧量有1L、3L、5L、8L、9L、10L等類型,根據(jù)病情和用途選擇適當(dāng)?shù)念愋?,重要的是買制氧機一定要看售后,售后要跟上。永康制氧機,以可靠的品質(zhì)、完善的功能和貼心的服務(wù),致力于為用戶帶來健康呼吸新體驗。選擇永康制氧機,就是選擇健康,選擇關(guān)愛!